首页 > 企业文化

浅议加强企业管理与尊重员工两者有效结合(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08 07:11:46
浅议加强企业管理与尊重员工两者有效结合(精选多篇)(全文共13275字)

第一篇:浅议加强企业管理与尊重员工两者有效结合

文章标题:浅议加强企业管理与尊重员工两者有效结合

在企业管理中,常常听到一些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员工越来越难对付了,没有钱大家没干劲,有钱也不见得就能提高工作效率,真是左右为难。但是管理者是否能扪心自问:我对所有的员工的需要了解多少?我为员工提供了多少发展机会?.......仔细思索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员工

靠奖金已经很难凑效。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尊重员工——作为一种有效的零成本激励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尊重员工体现了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员工应该尊重领导,领导是正确与权威的化身。而现代的人才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如果员工对领导过分依从,过分尊重甚至崇拜,以至于认为领导总是对的,而不是自己想想为什么、怎么办,那么这是走向灭亡的开始。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就曾经不止一次表露过:担心他的员工对他太尊重、太顺从而丧失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尽人皆知。然而在对“以人为本”这句话的理解上,一些中国企业管理者与西方企业管理者不尽相同。国内一些企业管理者是以人为“成本”,把企业的员工视为企业的成本、负担,而西方企业管理者则是以人为“资本”、为“资源”。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人是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就应该尊重他,重视他,对他心存感激之情。

两种不同的理解,必然导致管理理念上的天壤之别。视员工为成本、为负担,就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减少负担。于是,减员增效成为眼下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忽视了对企业富余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视员工为资本、为资源,就必然想方设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员工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尊重员工,从而发挥员工内在的巨大潜能。著名的日本佳能公司一直倡导“佳能三自”精神(自发、自治、自觉),即:让员工自己考虑、自己管理、在自己想的正确道路上迈进。这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得佳能公司有一家生产照像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照相机和办公设备生产公司。

佳能公司的“三自精神”说明:尊重员工的确是一种不需要企业额外投入,能有效激励员工、发挥员工潜能的零成本激励方式。那么,根据人性的特点,企业如何有效应用尊重员工这一零成本激励方式呢?

第一,尊重员工人格,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亲和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生理、安全、社交方面的需求属于保健因素,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激励因素。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员工得人格一旦受到尊重,往往会产生比金钱激励大的多的激励效果。日本松下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管理理念值得借鉴:他自认为能力不足,经常向部署求助。请求他们提供智慧。他经常对员工说:“我做不到,但我相信你们能做到”。因而他要求管理者必须经常做“端菜”的工作,当然并不是要管理者真的亲自去为员工端菜,而是要尊重员工,对员工心存感激之情,这样使员工觉得重视他、尊重他、满足他人格受尊重的需要,激发员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因而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公司。

第二、尊重员工的意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员工的参与程度越深,其积极性越高。尊重员工的意见,就是要员工自己做出承诺并努力实现其承诺。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让员工自己作出承诺并兑现承诺的机会太少,这种管理现状的直接后果是:员工对组织提出的目标没有亲和力、向心力,往往是管理者满怀雄心壮志,而员工却置若罔闻。韩国精密机诫株式会社实行一种独特的“一日厂长制”管理,即让员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厂务的权利,若一日厂长对工厂管理、生产、工人工作等方面有意见时,记录在工作日记上,让相关部门员工收阅,部门主管必须依照批评意见纠正自己的工作。这一制度实行后,大部分员工都干过“厂长”,工厂的向心力因此大为加强,管理成效相当显著,开展当年即为工厂节约成本300多万美元。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尊重员工的意见,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达到利用团对精神,提高组织营运效率的目的。

第三,尊重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力

任何员工的工作行为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金钱,同时还存在于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高素质员工尤其注重这重这种需要的实现。作为企业的员工,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意识地确立目标并努力追求目标的实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则应该了解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并通过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援助,引导员工准确地自我定位,帮助员工克服职业目标实现中的困难和挫折,使员工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协同,

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了解他们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以及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矛盾,才能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为员工提供畅通的发展路径。否则,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一旦受阻,企业又不能及时了解,提供帮助,就可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应用零

成本激励方式,满足员工人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员工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员工努力投身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

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即是学习与工作完全融为一体的组织形式。学习就是工作,而工作本身也即时一种学习。在学习型组织里,人们不断地学习相互之间怎样在一起工作与学习、积极培养全新的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他们的能力极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创造理想的结果。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学习已成为组织和员工的一种习惯、制度和终身的追求,在此过程中,组织和员工自我修炼、自我超越、共同成长。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的出现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是企业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近一二十年来,企业所处的环境日益动荡和复杂,未来的不可知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的日新月异等等,使得竞争异常激烈。

第二,是企业适应工作性质和工作观念变化的需要。工作与学习越来越密不可分,持续不断的学习不仅是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

第三,是适应“终身学习”的趋势的需要。知识的更新速度空前加快,新知识既在不断中迅速产生,又在不断迅速贬值。一个人、一个组织如果停止了学习、吸收、创新新知识,淘汰旧知识,他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无法在竞争中安身立命。

第四,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 ……此处隐藏8888个字……/p>

成本提高,浪费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2)成本管理内容片面

①仅仅注意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忽视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

理。许多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认为成本

管理就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忽视投标报价、供应过程

和经营管理成本的管理。

②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许多

企业由于受“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的传统成本管理观的影响,仍

然把成本的升降作为评价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片面强调成

本管理就是降低消耗和节约开支,忽视整体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影

响了企业的信誉,为获取长期效益设置了障碍,又直接增加了企业的

损失,有悖于降低成本的初衷。

③只注重节约,忽视工程索赔的管理。“开源”与“节流”相结

合是现代成本管理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国有施工企业在成本管

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节约”、轻“开源”的倾向,特别是对作为“开

源”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索赔管理重视不够。

(3)成本管理方式不科学

①老的成本管理方法给企业造成弊端

在施工管理方面,老的成本管理未能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采 取的是施工竣工统计成本的方法。而在施工期间发生的成本信息未能 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置,成本信息流程散失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失去 了降低成本的时机,从而使经济效益大量流失。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 制度缺乏约束力,反映企业成本的报表存在着修饰,企业无法获得真 实准确的成本数据,导致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在施工各部门的成本管 理激励上,缺少成本管理责任制,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 管理者和广大职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ici

②预算经营存在的缺陷

在财务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只进行成本核算,忽视对成本超支 进行科学分析。成本预算不系统,成本费用随意支出,缺乏财务的监 管,未设立指标约束费用支出[iz1。有的企业违反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 制度,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对象弄错,导致成本核算不实, 虚增了成本。因此,成本核算和财务监督就失去了职能作用闭。老的 成本管理财务预算工具比较滞后,应与现代化技术结合以适应施工企 业成本管理要求。

3.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

(1)责、权、利一体化原则

施工成本管理过程当中,企业的各部门和员工有责任控制成 本,有监控成本的权利,有享受成本控制带来的利益。向成本管理 要效益,健全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和成本管理奖励机制i<i。这样就明 确了每位员工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和范围,弥补了成本流程中的漏 洞,充分调动节约成本,科学合理分配成本的格局。责权利一体化 的成本管理,要制定和完善企业的成本责任制,相应设立监督考核 机制,以责任范围来确定职权,使管理者的责任、职权和利益明确 清晰。

(2)全面动态成本控制原则

在施工作业中,要想不断降低成本,增强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 就要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从施工项目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以至 竣工,在施工的各阶段全面持续控制成本,做好成本核算,进行有效 的财务监控。要针对出现的成本偏差,动态地进行调整,进行纠正, 来防止成本扩大化(51。全过程成本管理主要从施工前期、施工过程 期、施工竣工三个环节来管理成本。要及时做施工成本检查、修正, 达到控制施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4.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实施目标成本法

实施目标成本法依据已制定的成本指标来对企业各部门的成本进 行控制。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进行目标成本的预测;第二步将目标成 本分解和落实;第三步对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目标成本预测以市 场为导向,根据竞争对手的市场价格和企业自身的目标利润,确定施 工企业的目标成本。项目目标成本等于项目施工合同价减除税金和项 目目标利润。进行目标成本预测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分析相关 调研资料,充分考虑到影响项目成本变动的外界趋势和内在因素,提 出可行性的目标成本方案,最终确定企业目标成本总额和各部门的成

本目标。要将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施工企业的目标成本分解, 依据目标成本计划,编制各部门的责任成本预算,按照责任层次和管 理环节分解目标成本,不断降低企业成本,制定考核标准,达到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其要求是工程整体成本分解为分项工程成本,进行成 本核算,要责任明确、监督考核制度化。实施目标成本法的实质就是 根据成本指标对企业各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对目标成本执行考核时间 (更多文章请关注:wWw.)可按月进行考核。在施工基础阶段、结构、装饰、总体等阶段结束时 也要进行成本考核l6j。同时,提高成本意识: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要 设立第一责任人,实行项目经理的成本责任制,变企业与项目之间的 经营承包关系为经济责任的监督与执行关系,维护施工企业的整体利 益,消除以包代管,避免成本失控及效益流失。

(2)创新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要科学预测工程成本,投标报价是首要工作。在工程的 施工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投标报价要考虑以下 因素:计算出工程施工成本价格加上风险系数和利润系数作为投标报 价。其次,要严格管理使用建筑材料,节约材料成本消耗。在建筑材 料采购上,要尽可能使用招投标采购方式,加强材料采购控制机制。 尽可能少储存材料,以减少保管费用和资金的占用。在竣工时,要盘 点材料,以及准确统计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 费用,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川。施工企业要增加成本管理 内容:投标报价成本、重视工程质量成本、完善过程成本管理以及加 强工程完工后索赔变更成本管理。

5.结语

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要把握施工成本管理过程当中,企 业的各部门和员工有责任控制成本,有权利监控成本,有享受成本控 制带来的利益。在施工的各阶段全面持续控制成本,做好成本核算,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陕西煤炭,2014, (3): 112.

[2]陈玲.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10):192.

[3]李小玲,苏家嘉.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 (9):6.

[4]马秋娟.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讨.山西建筑,2014,35 (14): 216.

[5]孙成琴.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效益分析,现代商业,2014,

(14): 171.

[63闰坤,杨文芳,黄金.目标成本法在现代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 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10): 194195.

[7]张伟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人民长江,2014. 40(19): 98

一127一

《浅议加强企业管理与尊重员工两者有效结合(精选多篇)(全文共1327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