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民族团结伴我行征文(精彩多篇)

时间:2025-07-02 07:11:38
民族团结伴我行征文(精彩多篇)(全文共9716字)

[导读]民族团结伴我行征文(精彩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民族团结征文一等奖 篇一

六月的仲夏,草长莺飞,万物竞绿,麦黄杏熟。因为参加由xx省民委、xx省教育厅、共青团xx省委、xx省文联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石榴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需要前去我县xx镇一个名叫白杨树坝的村子走访,因白杨树坝是x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而家喻户晓,多少年以来这个被大山所环绕的村落生活着回汉两个民族群众,大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为摆脱贫困面貌、建设美好家乡、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着。在这个普通的村落,让人们见证和体现着“民族团结一家亲,乡村盛开幸福花”的真实境况。鉴于此,我满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离x县xx镇东北角,有七公里远的路程的白杨树坝少数民族村落寻访。此时的白杨树坝村安静祥和,静卧在那青山绿水中,依稀在向世人默默诉说那千百年来的往事与风雨。

夏至节气过后第三天,天气晴朗,碧空如洗。我怀着访幽览胜的喜悦心情走进了这个x县唯一一个汉回聚集的村落。这个村子我早在九十年代就知晓的,因为那个时代有个在这个村子的小学担任领导职务的熊校长,他的女儿嫁给了我所在单位白杨财政所的同事王永宏做夫妻,通过熊校长的女儿的简单叙述知道了在咱们x县境内xx镇有个名叫白杨树坝的这个村名。后来也跟随他们两个去了这所简陋的村学熊校长的家做客光顾了一下,而这个村落只是路过而已,村容村貌依稀不得了。后来才知道白杨树坝是x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住村,在xx镇境内,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翻过一个有名的菜籽垭,顺着宽阔、弯曲的G567国道而行,眼前随着山峰的后移渐渐地开阔了起来。忽然一转头看见公路左侧有很多人家,也发现眼前蓝底白字的路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白杨树坝”四个字。这就是我要寻访的白杨树坝啊!既然我又一次专门来到了这里,是要去寻访的。它的旧貌一去不复返了,在我的记忆深处未留下任何痕迹。想着想着,师傅把车缓缓停靠在路旁,再一次以一个陌生客人的身份重新打量和认识这个村子的真容吧!

路旁右侧是一块大小不一的河滩,还生长着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人户大多集中这里。看得出来,这个位居国道旁的自然小组名叫白杨树坝社,全部是新近几年修建的住房,除了个别仅一层平房而外,大部分都已加盖成了两层楼房。瓷砖墙面光洁明亮,各色门窗精致优雅。庭前统一用青砖砌起半人高的花窗子隔栏,形成了既分出内外又不显封闭的小院。院里有花有草,盆栽的,就地种植的,均打理得整整齐齐生机勃勃。脚底下能硬化的都硬化了,环境干净漂亮。一条小溪在村子中间流过,涓涓又潺潺,依依杨柳夹道,连绵青山环绕,空气纯净,鸟声如洗。白杨树坝村因为此村周围白杨树多而得名。今日重新得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远眺四周,崇山苍翠,绿水淙淙。山涧里,薄雾缭绕,百鸟放歌。给人一种漫步仙山之感。走进村子,感觉空气都是纯净的、绿色的。整齐的村庄,漂亮的楼房,宽阔的活动广场,古朴典雅的“团结亭”在一排白杨树的掩映中,充满勃勃生机,更有些许诗情画意。小村子里道路不宽,路边的鲜花在微风中绽放,娇艳欲滴色彩缤纷。家家户户都有个小小的院落,种满了应季的蔬菜。院子旁边是汩汩流淌的水渠,在阳光下清澈见底。小小的村庄一尘不染。在两边青山下,白杨树坝村的白墙青瓦新楼鳞次栉比,檐廊阁相接,犹如一群拥挤在山沟里憩息的大雁,显得生气盎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白杨树坝村。

白杨树坝村是少数民族村,位于xx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七公里,国道567从村内通过。全村有常住人口二百零六户六百八十三人,其中:回族五十八户一百七十三人,辖六个社(白杨树坝社、沟门社、董沟社、李山社、张湾社、谈山社)。全村耕地面积为一千四百七十五亩,林地面积为四千四百四十三点九亩。有劳动能力三百六十人。全村以劳务输转、种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支柱。其中大黄和中蜂养殖为该村的特色产业。

在绿树掩映的村边的民族活动广场上,三四孩子和两位戴着白色圆帽的老人,在古朴典雅的“团结亭”里悠闲地玩乐,不时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我轻轻走过去,跟一位八十八岁的头戴白帽的回族老人聊聊。老人说他们村子现在变化可大了,什么都有,超市啊,快递站啊,卫生室啊。老人说的超市和快递站,我在转悠时发现的,都在不远处的公路边上,既方便物流,也方便群众。我不禁感叹,村里条件确实改善的不错啊!老人接过话茬:“这些年到处都发展的快,变化都挺大的,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更是关心和重视,现在民宗局还负责给我们修复清真寺,与以前相比,的确是享福了。”老人越说越兴奋:“过尔德节时,县委书记还亲临和我们欢聚在一起,给我们讲民族团结的政策,谋划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说,共产党确实好!

在村里游转时,碰巧见到了居住在白杨树坝村白坝社村民张康英,他娘家原来在xx镇权坝村,本来是汉族,嫁到白杨树坝村后,改为回族。其子马江林,今年三十岁,妻子是该镇高石村人,现在也是回族。“二十年前,我们村里矛盾不断,但随着汉回通婚,本社的二十户汉族也主动放弃了养猪;平时都互相帮助、一起劳动,汉族家里办酒席也请我们回族厨师,慢慢的关系都很融洽了。”张康英笑着说。

汉回一家亲。汉族村民张喜梅告诉我,“在我们村汉族和回族都很亲,都是邻居,平时你来我往的,关系都很好。我老公的大哥就上门到回族家里,现在也是回族,现在在xx镇街道上修建了两栋楼房,他又是‘牙行’(牲畜经纪人),一年能挣不少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白杨树坝村二百零六户,其中有回族人家五十八户,白杨树坝社三十八户、黑沟门社五户,其他社十五户,大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为建设美好家乡、过上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如今的村子是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康银笑着说。

行走在白杨树坝村,一条条乡间小路整洁通畅,一座座农家小院焕发新颜,水泥路平坦干净,安居房整齐美观,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昔日路上随处可见的毛驴、骡子已经不见了,电动车、小汽车在水泥路上穿梭;姑娘、小伙儿穿着时尚又讲究……

白杨树坝村贫困人口六十六户二百六十九人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三十三点二四百下降为零,如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告别了千百年来困扰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现在“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村群众从脱贫攻坚中亲眼看见了家乡的变化,亲身体会到生产生活的提升,发自肺腑地感恩党,他们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同源共流奋进新时代迈向新生活。

xx镇紧紧扭住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民族团结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不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汉回一家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据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 ……此处隐藏4820个字……深的民族团结故事吧!

家住22团11连的职工马俊芳,每到麦收时节,他都心急如焚,因为他家无劳动力,而地里的麦子已经金黄,翘首期盼主人的收割。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看到9名维吾尔青壮年在他家的麦田里挥舞着镰刀。看到此景的马俊芳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满含深情地说:“多谢维吾尔兄弟们。”

在22团维汉互助是司空见惯的事,就是因为这样,长期各民族的共同交往,让各民族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汉族朋友能真诚对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能真心对待汉族朋友,他们真正践行着“两个离不开”,也体会到了确实是相互离不开。

各民族之间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都会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帮助,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啊。然而更令人感动得是这位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

8月9日,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

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持。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给她20元零用钱,小明梅说:“今天,我特别高兴,我好久没吃过蛋糕了,我真想叫阿姨一声妈妈呀!”

让人动情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我的周围每天都在上演着,民族团结既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也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民族团结作文 篇八

我班的35名同学中,有19名是新居民同学。由于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差异,新居民同学的一些做法与我们有差别,我经常在想做点增进民族感情的事情。

现在,多数人爱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纸杯招待客人,认为这样干净卫生。但是,目前的纸杯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一袋纸杯中的杯子往往图案一模一样。在人多的场合,很容易造成混淆,造成浪费。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有一个绝佳方法,将纸杯与民族文化合二为一。我国有56个民族,一袋纸杯是50只,两个数字接近。把各民族文化印在纸杯上,一袋纸杯装56个。这样每个纸杯子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使用时就能区别,不会认错了。这样既节约纸杯,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又能让人们在用纸杯时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意识,增进各民族团结。

民族人物图案纸杯设计好后,我请爸爸到印刷厂去印刷。我研究制作的“五十六个民族人物图案纸杯”,在桐乡市“我们爱科学”小学生科学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通过研究制作民族文化纸杯,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民族团结征文 篇九

民族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友谊像花儿一样展放。因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所以我们要更加团结。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最好的民族小伙伴,同样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是不久之后重归与好,也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我也有一个民族小伙伴,她是哈萨克族的。

她叫娜迪热,性格很开朗,有时会很可爱,有时觉得很认真,有时很乐于助人,为班级做好事,常常是老师的好助手。我们每次都会讲出自己的小秘密告诉彼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小伙伴。我常常会问她维吾尔族的语言,她总是耐心的回答我。她会三种语言:维语、哈语、汉语。我很羡慕她,会那么多种的语言。

一次,那是冬天。我们去花园里玩,草坪、树木、房屋像是披上了暖暖的雪白棉袄。我们拿着透明的塑料袋在一个草坡滑来滑去,我们玩了好几次,回来时想走捷径,谁知皑皑的白雪下是泥巴,我们被这个白雪迷惑了,像是一个调皮的娃娃戏弄了我们。娜迪热的新穿来的白靴弄脏了,还好我的鞋没什么大碍。只须拿干净的雪擦一擦。

可是她的鞋可是不好擦干净,没有任何工具,只好靠着雪来擦干净,娜迪热快要急哭了,她奋力的擦着,我也去帮忙,一边用雪擦,一边用仅有的干净纸擦。过了很常时间鞋子总算擦干净,她连忙向我说谢谢。民族之间要互相关心。

还有一次,我们班扣了一分。我和娜迪热几个同学一起去低年级去打扫值日,为班级加分。为此我们班成了做好事的班级,我和娜迪热都非常开心。我们的友谊希望能永远相接着,不管我们生气了都能不要牢记。

所有的伤心难过都画在尘土上,所有的幸福快乐都刻在石头上,因为画在尘土上的,风一吹什么都没了,刻在石头上的,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56个民族要团结起来,我们不但要相处好身边的民族朋友,还要更广泛的认识更多的民族小伙伴,成为一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

民族团结征文一等奖 篇十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不管您身在何方,身居何职,身事何业,您都在怀念着故乡的的山水,牵挂着故乡的亲人,关注着故乡的发展。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年年三十谈家沟村的每位村民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墓地去祭拜祖先亲人,可是通往坟墓的那条小路崎岖,尤其是雨雪天气,更是路滑难行。2018年11月6日,在王坝镇党委政府和苟家庄村级两委的关心支持下。谈家沟社社长郑小红同志通过召开全社村民会议,征的全体村民的同意,达成一致,为谈家沟社通往墓地修建一座板桥。在王坝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村领导班子的领导、以及我村满分作文网村民的齐心协力下,修桥补路这一工作于2018年11月7日正式展开。每家每户不管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最大程度的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更多的还是团结在一起的干劲。不管是年迈的老奶奶还是妇女都拿出了巾帼英雄的气概,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能够团结一致,只为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而努力、坚持不懈。在大家的的共同努力下,小桥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本项工作共耗时两天,于2018年11月8日圆满完工。

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因生计在外务工的村民,每家每户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本项工作也圆满完工。本项工作不仅促进了村民之间、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之谊,也更加彰显了在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之时每个人的大无私奉献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在未来,在王坝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村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以及全村各民族群众对各项工作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谈家沟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明天更加辉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民族团结伴我行征文(精彩多篇)范文。

《民族团结伴我行征文(精彩多篇)(全文共971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