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如何创设学习环境和情景
英语教学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小学部英语组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营造和督促学校创设学习英语的有利环境,也应该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作为小学部英语教研组长,下面谈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是如何创设学习环境和情景的。
一、环境
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
语。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
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
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
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等等。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
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
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有人的小学生还听不懂,但你可以
想办法,一是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
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我们是
这样做的;一是小学部(请继续 关注wWw.)全体师生人手一本《日常英语200句》,大家都学,路上打
招呼、各科上下课的问候语、早操课间操的司令都用英语。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广
播站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三是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尽量让学
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与可塑性。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缺少一定的自然语言环境,并且跟母语教学相冲突。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学活动体现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进行组织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第一节课起,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sit down,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碰到学生迟到、进办公室,都会主动运用英语与老师对话:s:excuse me,may i come in? i am sorry!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培养英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我们不妨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学生便心领神会。同样,以双臂合拢轻轻向上抬起,学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齐读,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从语言发展的本身需要出发,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大范围、多层次地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为此,每天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时,要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以英语进行问候。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学生,我总会打招呼:“hi!”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在小学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探索实践
[摘要]:
小学英语由于课时的局限和英语环境的缺乏,经常是费时较多而收效甚低.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强调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调动其它科老师和家长一齐为英语教学服务,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英语.
[关键词]:英语大课堂 语言环境 课外
心理语言学指出:儿童学话并不单*模仿或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的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理,对外语学习似乎也同样适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儿童在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中自然地习得语言.目前许多英语教师都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氛围.然而在40分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有多少时间开口说英语 在有限的英语课以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又有多少 有多少父母懂英语 有多少其它科教师会跟学生说英语 有多少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并与之交谈 英语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的重担落在英语教师一人身上,既吃力又收效甚微.
出于这样的困扰,笔者进行了在小学中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开辟各种途径和创造各种场合,让学生大面积,高频率地接触英语,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现在小学英语长短课结合,估计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每周仅为120分钟.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120分钟的英语课堂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该如何克服英语环境的缺乏及开设课时的不足呢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又指出: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而陈琳教授建议:"应当为孩子创造尽量丰富的外语环境,由老师利用这种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课上练习,课外活动,多种媒体)来教会儿童掌握外语技能.简言之,就是要让儿童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外语."
英语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而且为学生提 ……此处隐藏3767个字……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1)首先要尊重学生个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其次要爱学生。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再次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强语音知识的趣味性,使死板的事物变活,即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的游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促进记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竞赛。 儿童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竞赛是发挥这种心理优势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小组竞赛,效果更好,学生乐于表现,积极为本组集体争光,教学效果较好,也避免了教学时的沉闷和枯燥。
2.歌谣。 单一的知识传授令课堂显得沉闷。在课堂上引用歌谣让学生玩一玩,唱一唱,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触发学生的情绪记忆,这对加强新知识的记忆有较大的帮助。英语歌谣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师也要多多钻研教材,创编出更多琅琅上口的歌谣,方便教学。
3.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活动中,游戏是最直接,最有效吸引他们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活动,也是最受欢迎的课堂活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有趣的游戏活动,将会使英语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使他们爱学英语,乐学英语,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降低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五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春英
小学开设英语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要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就应当把握好其特点,遵循其原则。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背景要求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会。 但是,由于底子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多数学生在经过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词汇量仅有两千。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需要,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的特点
1、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
。2、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3、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 、4、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如韵律诗、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低年级的小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持久性,特别是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
4、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较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而减少了教学效果。因而学校应尽量地为他们创设一种英语习得氛围。
四 、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1、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额头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
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英语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通过听、说、认、读、唱歌、游戏、表演、画画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并使其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初级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2、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各种有效方式,鼓励学生。
我们向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