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读“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生字,掌握“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习俗”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学习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生字词投影片。
2.课文中屈原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展示课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习俗疏远
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措、颂、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翘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组内交流。
3、代表反馈。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五、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 赛龙舟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三部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国的()。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
3、指名答。
4、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
指名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
指名答。(著名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干、深受百姓爱戴的人,却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指名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读一读。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默读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读。(楚国灭亡,屈原万分悲愤)
什么叫“万分悲愤”?(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国家的灭亡,百姓的苦难、自己报国无门)
3、指导感情朗读本段。
4、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答。(热爱祖国、不畏权贵、坚持正义、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挠斗争------)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较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4、驾小船、投粽子这些活动,流传到今天,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此处隐藏9093个字……>(六)讲评一两则学生当堂所写的日记,修改。
(七)布置作业:写连续观察日记。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
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八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成为路径的,并从它的设计过程中受到启示:为人们做事情,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可以产生的办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会1个会认字“滨”。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培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这件事中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为人们做事情,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可以产生的办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
路径:就是的路线。
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自学生字
三、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讲的是世界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设计。
四、随机板书:
启发:格罗培斯年迈的葡萄园主
有什么问题?
1、这位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的建筑大师,怎么会从一位老太太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2、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结果怎样?
五、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思考:
1、要想解决这些疑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要寻找一个“途径”呢?这个“途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年迈无力的老太太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从文中寻找答案——“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
3、由此我们又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回是这个结果?
4、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你看到这些不同的兜售方式,你回选择哪种?为什么?
老太太的: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5、同学们感受到的这些也就是格罗培斯受到的启发吧!
6、格罗培斯受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启发而产生了路径设计方案,再读课文,看看格罗培斯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与老太太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7、道路铺设好了了,还被评为世界设计。评委们是怎么想的呢?大家能以模拟的形式再现一下当时的讨论过程吗?小组讨论。
格罗培斯的设计方案是:宽,走的人多;窄:走的人少;没人走的地方,不用设计。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的优雅。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的选择,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年迈老人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7、各位评委不仅完全理解了格罗培斯的设计方案,设计思想,体会到了他的良苦用心,而且从这件事上,从设计师身上,获得了很大的启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样顺自然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成就了“”。这个“设计”的产生,来自一个建筑设计大师的敬业精神,来自于一个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智者的思考,来自于善于联系,极富创造力的建筑艺术家的设计。真是受益匪浅啊!
8、在文燕的原著中,结尾是这样的,很富有哲理,推荐给大家。出示文字,指名读:
“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选择。同样的,人在生活无所适从的时候,选择顺其本性,也许不失为聪明之举。”
六、小练笔:请代表评委给格罗培斯写颁奖词。
附:板书:25路径
遇到难题——受到启发——完成设计——设计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