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点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1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字音:
踱步duó 弥望mí 颤动chàn
宛然wǎn 霎时shà 梵婀玲fàn
渺茫miǎo 煤屑xiè 落蕊ruǐ
夹袄jiá 平仄zè 颓废tuí
歧韵qí 房檩lǐn 驯鸽xùn
譬如pì 细腻nì 瞥见piē?
涸辙hé 茎叶jīng 婆娑suō
猗郁yī 移徙xǐ 囚系xì
圆弧hú 尘垢gòu 黝黑yǒu
栅栏zhà 俯瞰kàn 水涡wō
短暂zàn 虚掷 zhì 徜徉cháng
缪斯miù 澄清chéng 曲折qū zhé
袅娜niǎo nuó 颤栗zhàn lì 混沌hùn dùn
葱茏cōng lóng 漪澜yī lán 黑魆魆 xū xū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脉脉含情mò mò
一椽破屋chuá 削皮xiāo 剥削xūe
纤腰xiān 纤夫qiàn 隽永juàn
隽秀jùn 幽禁jìn 禁不住jīn
安宁níng 宁愿nìng 创伤chuāng
创chuàng建 露水lù 露相lòu
厚薄báo 刻薄bó 薄荷bò
参差cēn 参与cān 人参shēn
疏落luò 落枕lào 大大落落luō
落在后面là 折腾zhē 折叠zhé
折耗shé 差别chā 参差cī
差劲chà 出差chāi 穿着zhuó
着急zháo 走着zhe 着数zhāo
独处chǔ 妙处chù
(2)字形:
点缀 啜泣 辍学 拾掇 没精打采
斑驳 倩影 喝彩 敛裾 了截爽直
萧索 落寞 严厉 学历 再接再厉
喇叭 咳嗽 攀援 玷污 掂量
惦记 漂浮 深邃 吞噬 常春藤
船舶 停泊 嬉戏 闲暇 瑕不掩瑜
名闻遐迩 娇嫩 矫情 娇生惯养
骄兵必败 鞭挞 黯淡 轻歌曼舞
漫不经心 枝蔓
(3)词义: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猗郁:茂盛的样子。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4)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名段名句:
①《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疑难提醒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文字,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感,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这一单元散文时,要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要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心灵。
3.方法精要:
方法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分享作家的个性思想。
方法二:
阅读时,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做一些批注,写一写自己的心得。同时反复朗读优美的段落,最好背诵下来,这样反复咀嚼,就可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写作广场】
1、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5)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景物。)
(6)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描写景物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2第二单元
《诗经》二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 《诗三首》< ……此处隐藏1908个字……
③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ú 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ī斟酒。槊:shuò长矛。
⑩举匏樽以相属 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游褒禅山记》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父:通“甫”,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②、道:①有碑仆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③、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伞) ②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超过)
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恐怕)
④、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装点,掩盖)
⑤、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
⑥、以: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
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
①、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
②、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
③、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
④、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⑤、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
⑥、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
⑦、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
⑧、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⑨、谬、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使动,使……错。名:名作动,识其本名。)
⑩、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作名,到达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
①、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①古义:不同寻常。②今义:很,十分)
②、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义:治学的人。②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③、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①古义:十分之一。②今义:指十一这个数目。)
④、于是:于是余有叹焉(①古义:于,对,介词;是,这件事,代词。②今义:一个连词。)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现在所说的“华(huā)”念作“华(huā)实”的“华(huā)”,大概读音错误吧。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⑤、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因而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达那里。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达到。
⑦、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
⑧、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
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