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某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经验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24-10-17 14:24:40
某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经验材料(精选多篇)(全文共10218字)

第一篇:某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围绕中央、省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和目标,把发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女干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女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效地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一、放开视野,广开才路发现年轻女干部。一是竞争机制“选”人才,为优秀年轻女干部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2014年,面向全市范围公开选拔15位副处级领导干部,一名28岁的女干部因表现突出而成为当时全市最年轻的县处级干部。九里区首次选拔12个副科级干部,6名女干部成为任职人选,她们平均年龄28.6岁,最小的仅25岁;二是上下联动“推”人才。结合年度考核,大力开展民主推荐后备女干部活动,共推荐了300名女处级后备干部,其中35岁以下占48名;集中开展荐才活动,2014年开展的群众性荐才活动,共推荐各类女性人才638名。邳州市、丰县的“雏鹰工程”等荐才活动成效显著;从高校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断充实女干部“人才库”。2014年至今,共接收省委组织部选调生5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wmjy.net0人,其中女性16名;三是重视妇联“荐”人才。2014年以来,市妇联向党委组织部门先后推出了十几位优秀县处级女干部。并与市委组织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形成了“四个共同”,即共同进行调查研究,统一思想;共同开展推荐活动,统一步骤;共同制定工作目标,统一部署;共同落实成才措施,统一培养,收到了良好效果,使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年轻女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二、放宽渠道,多措并举培养年轻女干部。一是宣传与教育齐抓。大力宣传妇女先进人物,倡导“四自”精神,及时将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四自”教育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女性纳入组织视野;一大批文化水平高、开拓进取意识强的女干部成为各岗位中坚力量;通过“三八”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为女干部提供广泛接触、交流经验、沟通思想、启发思路的机会和条件,促进了女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培训与使用并举。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将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坚持每年从全市各行业选送一批40岁以下优秀的科、处级年轻女干部到市委党校进行理论培训。2014年以来,市、县两级共举办女干部培训班54期,培训科级女干部2430人次,培训面达85;提高女性参政议政能力,党代会女代表的比例从第八次17.8提高到第九次的18.72,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从第十一届一次会议17.8提高到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的19.2,市、县(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中女代表的比例均保持了24.2左右的水平。三是强基与固本同步。注重抓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强化源头意识。去年,通过对丰县、铜山县、新沂市、贾汪区等所属的29个镇541个村妇女组织建设进行调研,确保了村级妇代会的配备,并把一批“双带”能力强的村妇代会主任选进村两委班子;抓好发展女党员工作。2014年以来,全市年发展女党员比例均超省《规划》5个百分点。

三、放大优势,不拘一格选拔年轻女干部。一是根据省《规划》,市委制定了市《规划》,对女干部在党政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中的比例以及发展女党员比例进行量化、硬化;在工作中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后备干部中女干部所占比例不少于25;确保县(市)区领导班子女干部比例不下降;确保县处级女干部总量不减少;确保正职女干部稳中有升。二是关键岗位敢于使用。市委组织部门坚持抓好“三个着重”:1、着重于正职岗位女干部选拔,改善领导班子结构。2、着重于年轻女干部的选拔,优化年龄知识结构。3、着重于妇联干部流动和输送,发挥了妇联培养选拔女干部基地作用。近两年来,市、县(市)区妇联共交流出干部25人,提拔使用18人,市、县(市、区)两级妇联主席交流面达70。三是结合换届批量使用。2014年和2014年,结合县(市)区领导班子调整,共提拔了8名35岁左右的年轻女干部充实到县(市)区领导班子。在使用女干部上积极推行“五必须”政策,即每次讨论调整领导班子,必须有女干部的使用方案;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提拔使用女干部;职务调整、岗位调换必须兼顾女干部;外出培训、考察、挂职锻炼必须安排女干部;环境复杂,工作难做必须支持女干部。目前,11个县(市)区四套班子有女干部41人,比换届前增长24。

第二篇:选拔培养乡镇女干部工作经验材料

“十五”期间,我们立足于全面提高妇女干部队伍素质,激励全体妇女投入“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认认真真抓源头,扎扎实实打基础,乡镇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全市138个乡镇的党政班子都配备了一名以上女干部,有29名女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在此基础上,一大批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新提拔4名副县(市)区长来自乡镇;8个县(市)区的四套

班子有37名女干部,其中正职5名。在实践中,我们转换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点下沉,破解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难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多渠道开源,壮大乡镇女干部的基本队伍

基层妇女干部基数少,导致妇女领导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所占比例小,这是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地为乡镇女干部队伍的壮大开辟源头活水。

一是拓宽入口,充实乡村女干部源头。近几年来,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都主动出击,通过到各地高校宣传政策、举办各种人才招聘会、公选“村官”等形式,辅之比较优惠的待遇,吸引女大学生回原籍工作。为充实村级女干部队伍,通州市在招考村级干部时,重点向女青年倾斜,两年招考46名村级干部,女性24名,占52。这批女青年分别担任村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和专业会计等职务,工资待遇均由乡镇财政统一发放,同时纳入市委组织部的女干部人才库。通过各县(市)区的努力,乡镇女干部的比例五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二是保驾护航,让女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公务员考录、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工作中,组织部、妇联首先在政策上主动把关,杜绝性别歧视,确保女性占比,有时还对女性适度倾斜,将一些岗位拿出来专招女性,为女性参与竞争创造宽松条件。同时,各级妇联配合组织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女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主动为她们提供各种信息,组织针对性培训,使女干部参与各类岗位竞争的人数和成功率逐年上升。如东县通过两次招考,把50名女干部吸纳到优秀青年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其中2人走上乡镇正职岗位,8人走上乡镇副职岗位,6人担任镇长助理。2014年南通市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女性录取比例达到了50。

三是不拘一格,不断充实壮大女后备干部力量。在县处级、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对妇女干部的占比都提出刚性要求,确定后备干部名单时严格把关,女干部占比达不到比例的,一律不批。崇川区委规定,各单位上报后备干部时,女干部占比要在30以上。最终全区确定了120名乡(科)级后备干部,女性占46.7 ……此处隐藏5585个字……的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三、意见及建议

1、重宣传,营造有利于女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优秀女干部的先进事迹,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

2、当好参谋,积极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积极争取培养选拔女干

部工作方面的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组织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党政部门中层女干部的培养交流,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3、发挥工作主动性,着力提升女干部能力素质,努力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工作。主动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工作,把提高女干部整体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善于发现女性人才,特别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认真做好女干部的推荐工作。

4、发挥妇联桥梁纽带作用,多方协同努力,构建女干部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发挥妇联在宣传、教育、引导、推动等方面优势,利用各种渠道,不断提高各级党代会、人大女代表、政府女官员、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形成党政领导重视、组织部门主抓、妇联和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对年轻人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人才是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它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胡锦涛同志说过,履行好岗位职责、搞好改革和建设是领导者的任务;从长远和战略上看,培养和造就出优秀年轻干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更重要的任务。做不好工作,是不称职的领导者;带不出好干部,同样是不称职的领导者。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因此,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要在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认识到选好用好年轻干部是历史和社会主义事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学会正确使用干部,对干部要用得恰逢其时,讲求最大效益。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公道正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讲台阶、论资历,但不能惟台阶、惟资历。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看待年轻干部成长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要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把其安排到最恰当的岗位,以开发其潜能。要引入竞争

机制,将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作为选拔年轻干部的有效方式,让年轻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干出业绩,赢得公认。

二、科学谋划,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

一是坚持标准,调优结构。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办法,要把政治上是否合格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要科学设置考核要素和标准,将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实评准。同时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广泛采取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方法,了解民意,并到社区和服务对象中征询意见,深度考核干部,看是否真正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另外要结合实际,以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和专业结构为目标,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任务要求,注重扩大年轻干部进班子比例,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二是强化推进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要定方案,列名单。即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名单;建立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基层一线领导岗位干部名单。二要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三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注重选拔年龄较轻、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干部到基层挂职或任职锻炼。四要广开渠道,发掘人才。选拔年轻干部,不仅要注重从党政机关选拔,而且要注重从企业、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中选拔,打破干部使用上的地域和部门限制,在更广泛范围内选贤任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三、深化改革,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新的起色,要靠有一套好的制度和机制。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

力度。一是提供倒位置。要认真研究如何促使领导干部职务能上能下,为优秀年轻干部的使用创造条件的问题,着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一要加大考核考察结果运用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主要依据。对考核后认定的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区分情况,该调的调,该降的降;二要完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坚持任期制,到了一定的年限要下,身体不好的、干不满一届的、年龄快要到站的也要下,改任非领导职务。最大限度地为年轻人上位创造条件。二是加强严监理。干部队伍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教育,继续完善考核制度,对年轻干部的考核,不仅注重了解他们在“工作圈”的表现,还注意了解他们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表现,通过考核,表扬好的,批评差的,鞭策落后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经常性管理,从而充分发挥考核成果对干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坚持干部谈话制度。主要领导要定期与不定期地找干部谈话、谈心,对好的肯定、鼓励,对有这样那样问题的敲响警钟,及时提醒。另外,还要进一步落实好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干部交流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要实行后备干部培养情况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个人信息报告等制度,加大组织部门对后备干部的了解程度。利用班子年度考核等契机,坚持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核。实行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分别规定最长备用期,不搞“终身制”,以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要努力创造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一种鼓励干事的、批评混事的、处理捣蛋的、惩治腐败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某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女干部经验材料(精选多篇)(全文共1021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