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篇

时间:2025-07-18 07:11:3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篇(全文共21659字)

[前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XX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XX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XX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博瑞乳品还通过了iso9001: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益。我区位于晋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仅2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农业,尤其是菜篮子农业。为此,从XX年开始白手起家,开展10万亩温室大棚蔬菜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亩均效益在1万元左右,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设逐步由平川乡镇向丘陵山区扩张,创造了修文镇“四位一体”温室、东赵乡“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连体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贴镇李坊村,引入了旱作农业模式,把旱井集雨与温室大棚结合起来,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山西,乃在华北的丘陵旱垣区,都是一个成功的样板,是旱垣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红枣生产大力推广了“四个一”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显。奶牛养殖利用世行贷款,走“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路子,使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增长。

四是抓龙头,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榆次工业园被省级领导评价为全省最好的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的品牌优势,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不断

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博瑞乳业、山西海玉、华玉香椿、福大绿色食品、丰元枣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饼干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能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

五是抓服务,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已建区级信息站7个,乡镇信息站8个,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145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决了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综合市场5家,营销网络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坚持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六是抓转移,以培训就业为突破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农民富起来,先让农民少起来。XX年前,我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等办法,鼓励农民走出家门。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业。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贡献率为26.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二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业主单位

1.1.4 项目建设地址

1.1.5 项目简介

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1.7 项目建设工期规划

1.1.8 投资估算

1.1.9 财务效益评价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 项目评估结论及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旅游养生养老行业的发展

2.1.2 乡村观光、旅游受到追捧

2.1.3 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需求增大

2.1.4 养老市场需求庞大,但有效供给不足

2.1.5 新型农业发展迅速

2.1.6 “旅居康养”正在兴起,鼓励政策不断出台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响应国家及地方政府 ……此处隐藏19303个字……准化考试系统开发小组拥有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 -陈 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Java程序设计概论》-赵生慧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本软件的功能和要求是解决高校对学生的电子考试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对学生考试,教师测评,实现学生考试自动化,本软件采用的单机系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系统,考试安全和保密有一定的保障。软件的整个设计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使软件开发成本最小化。实现保证软件质量的前提下的资金投入最小化。

2.2目标

开发此考试系统软件,使教学人员及操作者进行考试测评,方便操作者随时考试、查看、更改,使老师人员从繁琐的批改作业到电脑自动化批改作业;方便学生随时考试,随时可以得到答案,达到考试训练的目的,是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学校。

硬件条件:普通PC机即可

运行环境:windows系列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2.5评价尺度

此软件由于只是一个初级产品,只要能构建一个结构,达到一些发卷、答题、查看答案等基本功能和要求即可,软件开发周期不长。本软件可实现学生信考试发卷、答题、查看答案功能,使用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可轻松使用。

第三章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现有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流程基本为学生考试试卷的。录入与答题等操作,系统的保密性不高。

3.2工作负荷

由于学生考试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系统已明显不能适应目前的庞大考试数据量,系统工作负荷过大,考试数据处理缓慢,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3.3费用支出

在系统上投入的人力,设备,空间,材料,等等与其他的一系列支持性服务越来越大,导致开发费用支出巨大,严重影响系统的可用性,急需改进。

3.4人员、设备

鉴于原有系统的技术性含量比较低,故不需要多少高技术人员的操作,只是由于考试数据量的日益扩大,所需要的操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大。这一点已不再适应目前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设备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没有达到大量的计算机普及程度,更难以实现网络化考试办公。

3.5局限性

经过严谨的分析,可知原有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术的过于陈旧,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费用支出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章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考试界面,使用了先进的考试答案批改处理技术,使标准答案与考试作答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标准化考试系统可大致分大致实现以下功能:

读取试卷内容与考试时间要求: 把现有的试卷以按照要求的格式读取,试卷包含了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等信息。

显示答案正误:考生答完题或者时间到,马上就能显示考生的成绩,并指出考生错误的题号,并通知考试是否合格。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很明显,在以上几点中已可以看出新系统的性能与功能上与现有系统的差别,首先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数据信息越来越多,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作,同时它的答题,批改等都很繁琐而且容易出错,新系统克服了原来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术含量低,系统工作负担重等缺点。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保护的功能,使原有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采用建议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差别在上面已所过,在此从不同方面具体说一下:

(1)。设备:采用建议系统后,改进了原有系统的性能所以对设备要求自然更高,建议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设备也必须跟着升级。

(2)。现有软件:由于建议系统采用了考试处理技术以及一系列高技术含量软件,使得原来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无法继续使用,不过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将尽量考虑到,对现有软件的兼容性。

(3)。用户:建议系统使用的新技术是完全基于原有的系统上的,故用户不必考虑新系统带来的人员培训等等。

(4)。经费支出:建议系统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在经费支出过高的缺点的,所以新系统一经使用在经费支出方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用户在使用了新系统后只需要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能实现自动化。

4.5技术可行性评价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第五章5.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基建投资:

PC机2台:5000*2=10000元

打印机1台:1000元

其他一次性支出:

人员培训费用:2000元

经常性支出:

人工费用:(考试工作人员工资2000元/月)*2=4000/月

其他不可预知费用:10000元

共计:27000元,每年再支出16000元

5.2效益

一次性收益:

经常性收益:

减少考试工作人员10个:(考试工作人员工资1800元/月)*10=18000元/月

效率提高:30%以上,节约成本30000元/年

不可定量收益:

共计:246000元/每年

5.3收益/投资比

246000*5/(53000+48000*5)=4.19

5.4投资回收周期

101000/246000=0.41

5.5敏感性分析

设计系统周期为五年, 估计最长可达10年

第六章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所有软件都选用正版。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

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员,考试系统管理员要求由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第七章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由于系统过于简单,所以开发小组没有提供其他的方案,只有一种开发方案。

第八章8.结论

结论可以是:在进行必要的人员投入后,工程可以立即开始进行研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篇范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篇(全文共2165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