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深度归纳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试卷 篇一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性。语料的选择和设题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字词等基础有回归教材的倾向,但也不囿于教材范围。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 哄笑(hōng) 擎(qín)天柱 钻(zuān)木取火
B.屏(bǐng)息 包扎(zhā) 夹(jiā)克衫 言之凿(záo)凿
C.孱(càn)弱 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 铩 (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gā)肢窝 蜚(fēi)声中外
答案:D【解析】考查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常见易读错字语音的能力。A“擎(qíng)天柱” B包扎“zā”。“夹(jiā)克衫”不读第二声。 C“孱“chán”弱”,注意:孱(càn)头,意同音异,比较特殊。“干”是多音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来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解析:考查对常见字词正确书写的辨析,同音字、形近字为主。A “精粹”。 “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纯粹:粹白,粹而不杂;②精华:精粹。“萃”①聚集: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③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精粹”一词应是“粹”,而不是“萃”。C“舶来品”。“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 。比如“沙发”、“浪漫”、“巧克力”等词语。D“出其不意”。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后也泛指出乎别人的意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案:A解析:成语题主要考查三个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对象,语言环境和语体色彩。A“推托”意思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对象多为别人请求的事情。”用在此正确。B“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例如: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大笑不止 叫好不止 ,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不止一回, 不止一个人。
C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使用对象有误。注意比较: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指平淡适中。多用于关系,市场等D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显然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C解析:A否定不当,应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去掉否定词。B选项中搭配不当, “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社会矛盾”不能和“分担”搭配 D选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音像制品”后面,应接中心语“的人员”。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傅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傅,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傅回答:“ 。”
参考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解析:这道题的形式是扩写题,实际上考查寓意的概括。参考答案是从人生的经验角度看。我认为另一个答题角度是从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人在高处时候要小心,在低处的时候也要小心。围绕这两个角度去写寓意,写明为什么应该小心即可。
6、根据下面的内容,填写信的正文,内容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来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
此致,
敬礼!
店主xxx
X年x月x日
参考答案:
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
您的衣服已经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邮资由我方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解析:本题考查实用文语言应用能力。实用文终于重出江湖,体现生活化实用性的特点。这次主要考查内容是否得体,未考书信形式。注意店主的身份,首先要致歉,然后简单交代清楚事件的经过、处理的意见和具体的措施,要注意礼貌用语。
7、仿照下面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事例相似。不得选择“月” ……此处隐藏17859个字……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基础知识板块 篇八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常见字的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快速判定法:主干看搭配残缺,看并列名词,看并列动词,看否定,看介词,看数量词,看关联词,看两面词,看和字短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
重点考查重要概念、重要句子、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三个小考点。具体命题时紧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
了解高考命题设置的干扰类型和设置干扰项的方法做到耐心、细心
诗歌鉴赏板块 篇九考查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点: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要特别问到,才回答此点;尤其要注意的描写手法,如动静、视听、声色、远近、虚实、白描;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4、基本题型及答法:审题问什么就答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分析)——怎么样(效果,情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点深度归纳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